•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第一人陈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发布时间:2021-10-1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第一人陈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6月23日,浙江义乌分水塘村,陈望道展示厅内,《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首版、第二版封面的复制版。

 

《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第一人陈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6月23日,浙江义乌分水塘村,陈望道1920年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场景还原。

《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第一人陈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6月23日,浙江义乌分水塘村,陈望道故居。本版图片/新京报记者 乔迟 摄

《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第一人陈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陈望道

(1891-1977)

浙江义乌人,《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第一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

1920年在上海与陈独秀等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担任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书记。此后任教于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大学。

1949年9月,陈望道作为特邀人士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曾担任复旦大学校长等职。著有《作文法讲义》《美学概论》《因明学》《文法简论》等学术经典。


6月,浙江义乌市分水塘村,这是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草木茂盛,郁郁葱葱。

村北一口水塘,汇集的水源向东南、西北两个方向分流而去。东南一路流入义乌,西北流向隔壁的浦江县境内,分水塘村因此而得名。

时间往回倒流近101年,1920年早春,一个清瘦的年轻人,在分水塘村一间柴房中,正拿着一本英文版《共产党宣言》和一本日文版《共产党宣言》不停地思索、推敲,他就是陈望道,彼时正在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发表,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南方的山村早春时节阴冷潮湿。柴房简陋,冷风吹进屋内,陈望道冻得手脚发麻。即使在艰苦的环境里,陈望道依然聚精会神地进行着翻译工作,以至于把母亲送来的粽子蘸着墨汁吃了都浑然不觉。

信仰支撑着他,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在中国传播最早、影响最大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党的早期理论建设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共产党宣言》汉译本翻译的最佳人选

近代中国,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尝试转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陈望道就是其中之一。

最初,他主张“兴办实业救国”和“科学救国”,希望到欧美留学。他先是考入金华府中学堂,勤奋研习数理化等现代科学知识,还去杭州之江大学补习英语和数学,积极为出国留学作准备。

1915年,由于费用问题,陈望道的留学目标由欧美改为日本。他先后在早稻田大学、东洋大学、中央大学和东京夜校学习,完成了经济、法律、物理、哲学与文学的课程,毕业于中央大学法科,获法学学士学位。

老照片中,年轻的陈望道单眼皮,眼睛有神,厚嘴唇,脸庞消瘦俊朗,梳着二八分的精干短发。

在日本,陈望道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这使他逐步认识到,要强国兴邦,首先要进行社会革命。

1919年夏,五四运动爆发,陈望道回国投身运动,并应聘到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当国文教员。

陈望道指导学生创办进步杂志《浙江新潮》,因该刊物发表了触怒当局的文章,校长经享颐不得不离开学校,陈望道也回到老家义乌分水塘村。

他曾在文章中表示,“这次查办使我更加认识到,所谓除旧布新并不是不推自倒、不招自来的轻而易举的事。我也就在这次事件的锻炼和启发之下,在事件结束之后,回到我的故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去,进修马克思主义,并且试译《共产党宣言》。”

回村前,陈望道接到《民国日报》经理邵力子的来信。邵力子在信中称,《星期评论》周刊主编戴季陶约请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译文将在该刊连载。

精通日语英语、汉语功底深厚、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这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让陈望道成为《共产党宣言》汉译本翻译者的最佳人选。

1920年3月底,陈望道携带戴季陶提供的日译本和陈独秀通过李大钊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借出的英译本回乡,对照翻译。陈望道在《深切的怀念》一文中回忆,“有一次,周总理亲切地问我,《共产党宣言》你是参考哪一国的版本翻译的?我回答,日文和英文,主要是英文。”

埋头苦读 翻译耗时一个月

当时社会各种思潮蜂拥而至,中国的进步人士在思考,到底哪一种能救中国?在此之前,梁启超、李大钊、张闻天等都摘译、引用过《共产党宣言》片段,但国内一直没有全文的翻译。人们迫切地想要看到这本书的全貌,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陈望道,担负起了这一历史使命。

这样的大背景,要求陈望道的翻译速度要快。

为了能专心致志地译书,一日三餐都是陈母送到柴房。一盏昏暗的煤油灯、《英汉词典》、《日汉词典》、《共产党宣言》的日译本和英译本分摊在书桌上,陈望道每天字斟句酌地埋头苦译。

陈母见他日以继夜地工作,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就用糯米包了几个粽子,让他补补身体。母亲将粽子端至柴屋时还放了一碟红糖。过会儿,母亲在屋外高声问他是否还需添些红糖时,他说:“够甜了够甜了。”

而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碟时,看见陈望道嘴边都是墨汁,红糖却没有动。原来他只顾全神贯注工作,把墨汁当做红糖还全然不知。

经过近一个月的翻译研究,1920年4月下旬,陈望道终于完成《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工作。

经李汉俊、陈独秀校稿,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列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的第一种,首次刊行问世。

初版1000册,封面上的书名“共产党宣言”错印成 “共党产宣言”,但仍然立刻被抢购一空。9月再版时改正了书名,封面马克思的肖像从原来的红色改为蓝色。到1926年,该书已相继印刷出版17版。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面世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进程。1920年5月,“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主要成员有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等人。不久就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基础发起建立了共产党。当年8月,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陈望道成为早期创建人之一。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第一人陈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