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新時代濰坊“三農”之變·綜述篇

发布时间:2021-03-1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三年來,濰坊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帶領全市人民展開創新提升“三個模式”的全面實踐,賦予新時代“三個模式”新內涵,在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方面不斷取得新成效、積累新經驗。近日,本報派出記者分赴縣市區、田間地頭,在深入採訪的基礎上推出系列報道,全面展示新時代濰坊“三農”之變。今起刊發,敬請關注。

田疇織錦繡,沃野好風光。

初春時節,漫步昌濰大地,廣袤良田和富民產業美美與共,美麗鄉村與新農人交相輝映,處處洋溢著勃勃生機。

在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收官之年,全市農業總產值首次過千億元,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651元、增長6.3%,連續兩年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全國農業看山東、山東農業看濰坊”的新優勢進一步凸顯。

由表及裡、表裡相濟。秉承改革創新精神,濰坊市堅持新發展理念,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擔當,堅定扛起創新提升“三個模式”的時代重任,深入謀劃推進鄉村振興的思路舉措,讓“三個模式”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交出了一份農業更有干頭、農村更有看頭、農民更有奔頭的“三農”之變“濰坊答卷”。

新時代濰坊“三農”之變·綜述篇

工作人員在峽山區華以國際農業科技孵化器內移植菜苗。

以問題為導向,在解難題、答疑題、立新題中探尋發展新路徑

創新提升“三個模式”,是重大的時代命題,也是迫切的實踐需求,需要用心考量、用情謀劃、用力實踐。

共謀發展之路,濰坊市先后舉辦了“三個模式”與鄉村振興理論研討會、“三個模式”在新時代的新實踐調研座談會等多個研討會,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產業為基、全面振興,片區帶動、全域提升,城鄉融合、全要素支撐,組織引領、全民行動”的思想共識和實踐路徑,提出了農業融合化、農村社區化、農民職業化“三化”推進,以及“四化同步、三產融合、雙輪驅動、產村一體”的總體思路。

統籌謀劃科學推進,市委、市政府相繼出台了關於創新提升“三個模式”的實施意見及攻堅行動工作方案、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的實施方案,制定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五大振興”工作方案》等,配套形成了“1+5+5+N”鄉村振興規劃體系,健全鄉村振興“五大振興專班”推進機制。

創新提升“三個模式”,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濰坊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在解難題、答疑題、立新題中不斷探索,當好標兵、走在前列。

解難題,就是要在制度創設、關鍵領域改革等方面大膽探索實踐,破解城鄉融合、經營體系、融資困局、旱澇頑疾等發展瓶頸,進一步激發動力活力。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融合發展。而融合發展的關鍵是解決“人、地、錢”三大難題。重塑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濰坊市推出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20條”,從干部配備、要素配置、資金投入、公共服務4個方面,集成了“四個優先”支持政策,為鄉村振興提供全要素支撐,為破解“人、地、錢”難題提供“濰坊解法”。

落實“四個優先”,全市共選拔了23名熟悉“三農”工作的干部進入縣市區黨政班子,從優秀村黨支部書記中考錄29名鎮街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設立鄉村振興基金,三年間累計撬動391.4億元工商資本投向鄉村。

農業產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需要邁過規模化經營這道“坎”。濰坊市以土地“三權分置”改革為抓手,形成了“2+6”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濰坊模式”——

即土地流轉和農業生產托管2種規模經營方式,現代農業產業園引領型、田園綜合體提升型、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型、農民合作社連結型、家庭農場及專業大戶流轉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托管型6種農業規模經營主體類型。目前,全市土地經營規模化率達到68%。

破題“三農”融資困局,濰坊市加快建設山東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在全國率先推出“交易鑒証+抵押登記+政策擔保+風險補償+風險緩釋+不良處置”的農村產權交易與農村金融相結合的服務模式,並已經在省內外部分地區進行了推廣。

濰坊是個缺水的城市,卻又一度飽受洪澇災害之苦。推進鄉村振興,堅決要解除這一“頑疾”。自2018年以來,全市投入約200億元,加快建設農村飲水安全、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等民生水利工程,水利建設力度空前。

“三個模式”的核心是農業產業化。產業化的進程中,如何將糧食安全的重擔扛得更牢更穩?如何讓產業化的體系更完善、更豐富?如何面對農業從“量”到“質”的深刻變革?如何破解外國種子主導產業發展的困局?

創新提升“三個模式”,必須要解好這一系列疑題。

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堅定把糧食安全放在首位。一方面,濰坊市牢牢穩住糧食生產面積,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另一方面,積極探索以土地托管服務為核心的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革命,“3公裡土地托管服務圈”、“黨建引領、四社共建”為破題土地“如何種、誰來種”提供了有效的方案。

探索新機制新模式,擴展產業化的內涵與外延——

創新形成了“國有平台投資+專業公司運營+農戶承包經營”現代農業園區“三方共建”模式、“高標准農田建設+土地流轉+新型經營主體+智慧田園”四個全覆蓋昌邑青阜公社糧食穩產增效新模式、高密宏基農機合作社“整村糧食生產托管”和安丘沃華大蔥“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社會化服務模式,推動農業生產的全鏈條產業化﹔

探索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行“村社合一”。通過合作社把村內的資產、資源聚合起來,大力發展規模農業、特色產業,優化農村生產要素配置,實現了村集體、村民“雙增收”,全市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的村佔比達79.37%﹔

在著力構建家庭經營、合作經營、集體經營、企業經營共同發展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同時,濰坊市也在不斷引進農業龍頭企業。正大、新希望六和、伊利等大項目的落地使得本地產業與國內龍頭企業相融合,大大加快了農業產業化的進程,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引擎、注入了新動能。

邁上供給結構更優、質量更高、帶動力更強的發展新層級,更加注重農產品品牌、農業科技和標准質量,農業加速向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抓牢智慧農業,雲計算、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初步建成慧種菜、慧種田、慧農機、慧養殖、慧監管五大基礎數據模塊。發揮山東(壽光)農村干部學院、濰坊職業農民學院作用,加快培訓新型職業農民。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新時代濰坊“三農”之變·綜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