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林毅夫:对外援助,中国如何超越西方好心办好事?

发布时间:2021-01-0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这边厢和张维迎对战产业政策,另一边林毅夫的研究和实践并没有止步:继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大旗张起之后,林毅夫继续丰富他的理论,他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对外援助上。

而这一次,不仅仅是理论。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的南南合作圆桌论坛上宣布成立的南南合作学院,由林毅夫出任院长,已于9月初开学,来自20多个国家的学员齐聚北大燕园,聆听中国的成功发展经验。此前,世行工作期间,林已经帮助埃塞尔比亚及卢旺达引进中国企业投资,为非洲当地人造了无数个就业机会。

9月25日下午,北京的秋天,蓝天白云,气候宜人。观察者网编辑在这里见到了林毅夫。这一天,他带着新书《超越发展援助——在一个多级世界中重构发展合作新理念》做客北大博雅讲坛,并发表题为《南南合作机制与中国企业机遇》的演讲。

此时,距林毅夫教授离开世行有4年之久。林毅夫谈及新书坦言: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因为在世行做的大部分是与援助有关的工作。讲座还有一位气质优雅的对谈嘉宾——王燕女士。她是《超越发展援助》一书的合著者,在世行工作20年,做了大量中非发展合作与投资的研究工作。

1.png

南南合作,这是一个巨大的课题。“虽然发达国家和多边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种援助高达3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却还是在贫困当中。”林毅夫感慨道。

原因正在于,“思路决定出路”。“发展中国家和多边机构的努力不成功,最主要的是它们的思路受到主流的发展思潮的影响,而这些发展思潮并不是非常合适的。因此,有很多是好心并没有得到好的结果”。

无论最开始结构主义提倡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还是后来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彻底私有化,西方多边机构给发展中国家的药方,并没有改变他们的经济面貌。相反,被西方主流经济理论认为错误的双轨制,给中国以及东亚部分国家,带来了高速的经济增长。

2008年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GDP中的占比超过了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增长的主要引擎。随着中国政府倡导“一带一路”并牵头建立亚投行、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机构,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一个新的、多极的、包容性的全球治理结构正在出现。

在持续数十年的西方援助,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并附带华盛顿共识的发展药方作为条件,已经证明失效的时候,中国带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新发展思路,正成为援助发展中国家的一支重要力量。

那么,中国如何不重蹈覆辙,如何超越西方的援助旧思路,好心办好事?林毅夫对此有着深入的思考,包括实践经历。从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低迷期,提出超越凯恩斯主义,到如今对外援助的超越发展援助,以林毅夫为代表的中国本土经济学家的思想,正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日渐被证实更加有效,从而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不容忽视又积极务实的中国智慧。

以下是林毅夫的演讲全文,主办方北大出版社授权观察者网发布。提问环节很精彩,即将推出敬请关注!

在今天的一个小时左右的报告里,我想谈几个方面:

第一,要解释为什么要超越发展援助,怎么超越?我想从我最近一直在提倡的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来说明为什么过去的发展援助不成功?怎么样让传统的发展援助内涵能够有所拓宽,让发展能够真正地在发展中国家实现?

如果理解了这种扩大了的发展融资支持概念以后,我们发现,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其实有很多新的资金来源,帮助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按照这种援助思路,这些还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有可能像中国、像东亚经济体那样实现快速发展。最后是一个简单的总结。

二战后 仅个别发展中经济体成功跨入高收入阶段

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部分的前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摆脱了西方列强的控制以及影响,开始追求自己国家的现代化。

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地区自己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也成立了很多多边的国际发展机构,包括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还有各个地区的发展银行,像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拉丁美洲开发银行等等,也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援助。

除此之外,发达国家也成立很多双边的发展机构,像美国的USAID(美国国际开发署),还有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双边对外援助机构。它们的目的,是希望这些发展中国家能够发展起来,实现现代化,但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即使经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多边双边的帮助,还是长期陷在贫困的陷阱当中。

摆脱贫困是所有国家的共同愿望,也有几个经济体,比如亚洲“四小龙”,比如我们自己,同样曾经陷在贫困的陷阱当中好几个世纪,但是经过努力之后,从第二次大战以后,逐渐变成新兴工业经济体,有些已经变成高收入经济体。我们改革开放以后也快速发展,从一个人均GDP连非洲的三分之一都不到的贫穷落后国家,变成一个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但是像非洲、南亚、拉丁美洲国家,它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陷个贫困陷阱当中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这并不是个例。

从统计数字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总共有两百多个发展中经济体,到现在为止,只有两个经济体从低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阶段,一个是韩国,一个是中国台湾。当然到2020—2025年之间,中国有可能会变成第三个从低收入变成高收入的经济体。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也只有13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变成高收入经济体。这13个中等收入经济体里,有8个是石油生产国、或西欧周边的欧洲国家,本来跟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很小,另外5个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

也就是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将近180个发展中经济体,跟非洲以及南亚的一些国家一样,一直处于低收入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我想,从第二次大战以后,大家都有实现现代化、提高收入、赶上发达国家的愿望,但是成功的只有这少数几个,令人非常失望。

3万亿美元援助 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摆脱贫困

如果我们要了解为什么有些国家和地区长期在低收入水平上,我们就要了解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增长的含义是什么。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林毅夫:对外援助,中国如何超越西方好心办好事?